發表文章

【牧語珠璣】馬利亞之歌/文 亮 牧師

圖片
經文:路加福音 1:46-55 馬利亞說:我心尊主為大;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;因為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;從今以後,萬代要稱我有福。那有權能的,為我成就了大事;祂的名為聖。祂憐憫敬畏祂的人,直到世世代代。祂用膀臂施展大能;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祂趕散了。祂叫有權柄的失位,叫卑賤的升高;叫飢餓的得飽美食,叫富足的空手回去。祂扶助了祂的僕人以色列,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,施憐憫直到永遠,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。   當聖誕的樂音響起,當人們忙於各樣的慶祝和狂歡,當聖誕老人取代了耶穌 …… ,還有多少人明瞭聖誕節的真義是上帝因著愛,為了把人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,所以讓耶穌降生到世界上,特要完成十字架的救贖計畫?! 就如同第一個聖誕節 ── 耶穌降生的那一年,上帝救贖的美意需要有人願意回應才得以成就。這並非意味著上帝不能獨立完成工作,因祂是全能的創造主,在祂沒有難成的事;只不過對上帝而言,再多美好的恩典或祝福,若沒有人的回應和接受,似乎就失去了意義,因為祂在乎的是所愛的世人,祂渴望人們能因祂的救贖恩典,得著永恆的生命和豐盛。 第一個聖誕節可視為源起於一個人 ── 馬利亞,她願意回應上帝的計畫 ── 未婚卻從聖靈懷孕,即使那讓馬利亞必須承受被誤解、被懷疑、被議論、被歧視等各種壓力和困難,但因著馬利亞的回應 ── 「我是主的使女,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。」(路加福音 1:38 ) 上帝的旨意得以行在地上,所預備的救贖恩典得以臨到更多願意回應並接受耶穌之人的生命中。 雖說因著馬利亞的回應讓耶穌降生的故事有了美麗的開始,但令我好奇的是,上帝是如何在千萬人中揀選馬利亞的?在那個黑暗、沉淪、充滿罪惡的時代裡,馬利亞有何過人之處?又或者有什麼特殊的條件可以讓她在千萬人中被上帝選上?或許我們可以從馬利亞在得知自己將懷孕生子之後,對上帝的讚美和感謝中一窺馬利亞之所以雀屏中選的端倪。 一、尊主為大、以神為樂 一個尊主為大的人,神才能為他成就大事;一個以神為樂的人,神才會賜予滿足的喜樂! 沒有一個人會甘心樂意地去祝福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;反之,那些愛你並尊重你、喜歡與你親近的人,你也相對地更願意去祝福、去愛、去成全他。相信在上帝預備讓耶穌道成肉身的時候,也一定優先尋找那真心愛祂、敬虔敬拜、聖潔自守並樂意事奉上帝的人來承擔這重責大任,將這歷史上最大的...

【牧語珠璣】讓我們看雲去/文 亮 牧師

圖片
經文:詩篇 8:1-9   女孩為什麼哭泣,難道心中藏著不如意? 女孩為什麼嘆息,莫非心裡躲著憂鬱? 年紀輕輕,不該輕嘆息,快樂年齡,不好輕哭泣; 拋開憂鬱,忘掉那不如意,走出戶外,讓我們看雲去! 多年前,一首經典的校園民歌〈讓我們看雲去〉觸動和溫暖了許多人的心。在短短的詞句中,一方面表達著今天許多人的心情與心聲──哭泣、不如意、嘆息、憂鬱,另一方面似乎也指出了一條可能的解決之道──走出戶外,讓我們看雲去! 是否拜科技所賜?大多數人的生活被拘禁在幾吋大小的螢幕裡,無論工作、學習、休閒娛樂……都被綁在手上的方寸之中。人們在那虛擬的世界中,沒有白天和黑夜、沒有真實,只有更疲倦的眼睛、更僵硬的肩頸、更麻木的手腳、更無感的心。漸漸地人們的眼睛傷了、身體壞了、心也病了,卻仍只能在虛擬的世界中掙扎。為何不跳脫那令人受壓與惆悵的囹圄呢? 當我們思想上帝的創造時才會體悟,祂給了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,創造的萬物不單是為了我們肚腹的飽足,也為了使心靈得到滋潤、喜樂與滿足。多少人因忽略了這真理的啟示,脫離真實大自然的美好和祝福,導致今天身、心、靈加劇並加速地損傷、毀壞呢?我們真的需要看雲去,不單是指天上的雲,當我們貼近並細察上帝所造的萬物,將會看見上帝的信實、慈愛、能力與榮耀,且因此得到了信心、堅固了生命、豐富了心靈。如同大衛王曾發出的讚嘆: 「耶和華 ── 我們的主啊,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!祢將祢的榮耀彰顯於天。祢因敵人的緣故,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,建立了能力,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。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,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,便說:人算什麼,祢竟顧念他!世人算什麼,祢竟眷顧他!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,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。祢派他管理祢手所造的,使萬物,就是一切的牛羊、田野的獸、空中的鳥、海裡的魚,凡經行海道的,都服在他的腳下。耶和華 ── 我們的主啊,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!」(詩篇 8:1-9 ) 記得年少時候,住家附近的水溝裡就有小魚和小蝦,公園裡蟬鳴鳥叫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,蜻蜓、蝴蝶、蟋蟀……各種昆蟲更是家裡的常客。不需要刻意捕捉,就鮮活地在你眼前招搖過市,在你的身旁與你共舞。在那個「沒吃過豬肉,也看過豬走路」的時代,生活的一切都那麼真實,與人、與神、與萬物的關係都近到感覺觸手可及。走出戶外,遍地都是孩子們免費的玩具──花、草、泥巴、枯枝、石頭…...

【牧語珠璣】不對等的愛/文 亮 牧師

圖片
  經文:約翰福音 21:15-17 在一個凡事追求標準化(SOP)的世界中,許多人心中被制約地建立了一個觀念,認為平等、公平、對等才是對的、應該的,但所有的事物真的都可以用這樣的標準來看待嗎?男女真的可以平等嗎?父母與兒女可以平等嗎?年齡長幼可以平等嗎?勞資關係可能平等嗎?薪資可以平等嗎?工作內容可以公平嗎?答案絕對是否定的。因為真正的平等不是什麼都一樣,這世界有很多人、很多事是不一樣的,根本不能拿來比較。現今社會有很多衝突、紛爭、仇恨、傷害 …… 反而是來自於訴求平等、公平、對等 …… 所導致的,因為不可能、做不到,所以不僅問題無法解決,只會讓人與人之間(人心)更加地撕裂、分離。 聖經告訴我們,合一的關鍵在於愛、犧牲、奉獻、饒恕,在人與人之間,我們需要訴求的不是平等,而是在愛中的彼此尊重、彼此成全、彼此相愛。這其中,愛是最關鍵的核心。然而今天很多人對於愛的定義改變了,要求一份公平的愛、對等的愛、平等的愛,但愛可以度量嗎?愛可以具體量化嗎?愛可能平等、對等、公平嗎? 當年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跟彼得之間的一段對話,是值得我們深思的: 「他們吃完了早飯,耶穌對西門.彼得說:『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』彼得說:『主啊,是的,祢知道我愛祢。』耶穌對他說:『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』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:『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』彼得說:『主啊,是的,祢知道我愛祢。』耶穌說:『你牧養我的羊。』第三次對他說:『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』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『你愛我嗎』,就憂愁,對耶穌說:『主啊,祢是無所不知的;祢知道我愛祢。』耶穌說:『你餵養我的羊。』」(約翰福音 21:15-17 ) 許多解經學者都會提醒這段對話中,耶穌前兩次所用的愛,與彼得所用的愛不同,在希臘文的意涵中是不一樣的,耶穌所用的是「 agapao── 神聖的愛」,而彼得回答的是「 phileo── 朋友的愛」,直到第三次,耶穌再問彼得的時候,耶穌也用 phileo 的愛問彼得,而彼得當然還是只能以 phileo 的愛來回應耶穌。你可以想像當時的氛圍嗎?其實並不一定在乎他們之間所用的愛的字彙,關鍵在於耶穌和彼得心中對彼此之愛的落差。耶穌對彼得發出的愛是堅定的、偉大的,但彼得回應的口吻與態度卻似乎是沒自信的、不肯定的。但即使如此,耶穌還是向彼得表達祂完全、堅定、偉大的愛,也同時藉...